發表文章

ZgoVPS: Osaka AMD Ryzen9 Performance VPS 日本大阪 性能絕對強悍的虛擬主機商

圖片
   ZgoVPS: Osaka AMD Performance 日本大阪  性能絕對強悍的虛擬主機商 官網:  https://zgovps.com/ 下單:  https://clients.zgovps.com/?affid=858 關於商家: VPS商家ZgoCloud 是一家美國公司,創立於2021,註冊於德拉威爾州,以高性能的虛擬主機著名,硬體都是以高階的Ryzen/EPYC/Xeon 為主,對於中國回國方向也有優化版本。主要主機區域位於LAX/OSA等 本次評測試自費租用一台位於日本大阪的一台虛擬伺服器,整體來說這台機器非常強悍,對比常遇到的E5v3/4 根本就是跳脫一個層次,同老闆的其他機器都是7002/7003與7950X 都是很強的利器。IP解鎖很漂亮,雖然我不太用的到,但算是很棒了。 原裝虛擬化透過: Virtfusion 原裝作業系統選用: Ubuntu 22.04 LTS 原裝CPU: 1 Core AMD Ryzen9 7950X 原裝RAM: 1 GB DDR5 ECC 原裝DISK: 20G PCIE 4.0 NVMe SSD 原裝網路: AS4785 IP規格: 德國註冊,使用地在日本大阪,屬於廣播IP IDC : Equinix-OS1 IP Transit Upstream: xTom IP Transit Upstream: Softbank/IIJ/BBTower IX: BBIX/JPIX PNI: Google PNI/CloudFlare PNI Peering: SAKURA Internet Inc 網路Port : 800Mbps @ 1TB Traffic/Month 路由圖: --------------------- A Bench Script By spiritlhl ---------------------- 测评频道: https://t.me/vps_reviews VPS融合怪版本:2024.09.30 Shell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piritLHLS/ecs Go项目地址:https://github...

ZgoVPS: Osaka AMD Performance 日本大阪 性能絕對強悍的虛擬主機商

圖片
 ZgoVPS: Osaka AMD Performance 日本大阪  性能絕對強悍的虛擬主機商 官網:  https://zgovps.com/ 下單:  https://clients.zgovps.com/?affid=858 關於商家: VPS商家ZgoCloud 是一家美國公司,創立於2021,註冊於德拉威爾州,以高性能的虛擬主機著名,硬體都是以高階的Ryzen/EPYC/Xeon 為主,對於中國回國方向也有優化版本。主要主機區域位於LAX/OSA等 本次評測試自費租用一台位於日本大阪的一台虛擬伺服器,整體來說這台機器非常強悍,對比常遇到的E5v3/4 根本就是跳脫一個層次,同老闆的其他機器都是7002/7003與7950X 都是很強的利器。IP解鎖很漂亮,雖然我不太用的到,但算是很棒了。 原裝虛擬化透過: Virtfusion 原裝作業系統選用: Ubuntu 22.04 LTS 原裝CPU:2 Cores AMD EPYC 9354P 原裝RAM: 2GB DDR5 ECC 原裝DISK: 40G PCIE 4.0 NVMe SSD 原裝網路: 自家AS ,AS197767 自家IP IP規格: 美國註冊,使用地在日本大阪,屬於廣播IP IP Transit Upstream: xTom(推估有100+Gbps) IP Transit Upstream Peering: BBIX/JPIX/Softbank/IIJ/BBTower/Google PNI/CloudFlare PNI 網路Port : 800Mbps @ 1TB Traffic/Month 路由圖: --------------------- A Bench Script By spiritlhl ---------------------- 测评频道: https://t.me/vps_reviews VPS融合怪版本:2024.09.30 Shell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piritLHLS/ecs Go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oneclickvirt/ecs ----------...

為何測速不一定會滿速?

在現今高度數位化的時代,網路速度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因此測試網路速度的需求也相對增加。然而,許多人會發現,在測試1G網路速度時,實際速度往往不會超過940Mbps,這讓許多人懷疑他們的電信商是否在欺騙他們。 實際上,網路傳送封包時,包含了一些表頭資料,例如TCP/IP等,這些資料佔了整個封包的約6%。此外,不同的網路服務商可能會使用不同的標記,例如中華電信使用的802.1q標記。因此,在測試網路速度時,實際速度會因為這些因素而降低。 以固定制和非固定制來舉例,固定制的Static MTU為1500-42=1458,非固定制的PPPoE MTU則為1492-42=1450。因此,線路本身的損失可能會在2.8%到3.3%之間。 如果以乙太網路+PPPoE的方式計算,則每個封包會包含20個字元的IPv4、20個字元的TCP以及12個字元的TCP timestamps,這些表頭資料的總數約為52個字元。因此,在MTU為1492的情況下,實際可用的資料長度為1492-52=1440,這相當於實際利用率為(1440/1492)×100%=93.87%。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測試1G網路速度時,實際速度會落在938.7Mbps左右,而不是滿速1Gbps的原因。 如果想要實現完整的1000Mbps整數速度,則最少需要達到1066Mbps的Line Rate。因此,在選擇網路服務商或測試網路速度時,應該注意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以避免對網路速度的期望過高。

[開箱 ]來自義大利的 “天文攝影控制電腦” - Primalucelab Eagle 3

-- 高性能攝影平台,等同於使用第二台電腦,可省去在設備旁用著電腦,可使用Android/iOS設備遠端遙控,對於使用派拉蒙赤道儀及冷凍相機族群特別適合,但缺點也明顯,對於一般攝影不一定會購置昂貴的專業軟體來操作,因此相較  AstroMuch h / Asiair等較簡易使用且價格親民的新興平台,此平台更適合需要特定驅動之硬體,個人使用此裝備的狀況下可完美達到90%的需求。 -- 先介紹設備 望遠鏡:Takahashi FS-60Q 加1.04x平場 移除1.7x 相機:  Qhyccd  183M with CFW 7 Position 濾鏡: Optolong Astronomy Filter  LRGB with STC 台灣光學濾鏡領導品牌  Dark Green 導星: Kowa 100mm F2.8 with ZWO Astronomy Cameras  120MM-S 赤道儀: 株式会社ビクセン(Vixen Co., Ltd.)  AP-WM guided 導星電腦: Primalucelab  Eagle 3 with Windows 10 Pro -- 曝光設定: 600s*15 合計:150分鐘 無扣Dark Bias DSO Mode , Low Speed ReadOut, L Channel with Dark Green Taken under SQM 20 site -- 控制軟體: Cyanogen Imaging® MaxIm DL 6 ASCOM Lastest Version PHD2 後製軟體: Adobe  Photoshop CC 2020 Cyanogen Imaging® MaxIm DL 6 -- 特別感謝: Nick Enterprise, 永光儀器有限公司  提供器材進行測試 STC 台灣光學濾鏡領導品牌 提供工程版Dark RGB進行測試

[Step-By-Step] 如何載入彗星要素檔 (The Sky X)

圖片
1.下載要素檔 MPC Format (iTelescope) https://www.minorplanetcenter.net/iau/Ephemerides/Soft00.html MPC Format (The Sky) https://www.minorplanetcenter.net/iau/Ephemerides/Soft06.html 2.開啟The Sky X) 3.點選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 4.點選 From File並選擇檔案  5.按下Close 並搜尋 6.即完成

[Step-By-Step]如何從MPC(小行星中心)下載彗星軌道要素檔

圖片

[開箱]STC 雙峰光害濾鏡---市區裡的光害剋星

圖片
前言  您多久沒仰望星空了呢?在FB裡看到一位位朋友po出銀河照而感到羨慕嗎?  身為一位喜愛天文攝影的筆者,在了解有光害濾鏡前,除了到光害少的清境或是合歡山,  否則其實在光害日益嚴重的城市裡想拍攝出清晰的天文照片是非常困難的。直到收到STC的邀約後,才知道台灣有間揚名海外的專業濾鏡廠,做這種特殊濾鏡。 光譜設計針對星雲中富含之元素做加強,而濾除大部分可見光 (圖取自STC官網) 設備 本文章所有之測試皆攝於新竹縣竹東鎮鎮中心, 為了獲取最佳的成果,故使用天文改機和正常之相機做比較, 使用之設備由字母順序排列: 相機 Canon EOS 450D (改) Canon EOS 700D (無改) 鏡頭 Canon EF 50mm F1.8 STM Canon EF 50mm F1.8 II 赤道儀 Skywatcher StarAdventurer Vixen SXW 實測 Set1. 短曝 (使用前vs後) 使用450D和50 STM(無加掛任何濾鏡)曝光時間 30秒 F1.8全開 ISO1600 使用450D和50 STM(掛上STC雙峰濾鏡)曝光時間 30秒 F1.8全開 ISO1600 使用前很容易就過曝 使用後可以延長曝光時間約3倍以上 結論: 對於平地光害STC的雙峰窄頻光害濾鏡可有效濾除雜光以獲得較乾淨背景之天文照片, 若是您是位熱愛天文但抽不出時間的發燒者不訪試試這款濾鏡。 原廠介紹連結: http://stcoptics.com/astro_duo_narrowband/ 購買連結: http://www.pcstore.com.tw/sense-tech/M33784718.htm 預告: 下回將會示範將RGB混合雙峰的data